翼,翅也;翅,指鸟和昆虫等用来飞行的器官,以及翘出像翅的东西。不翼而飞,字面意思是没有翅膀却能飞,用来形容消息传播的很快或者东西突然消失。但在自然界中,不翼而飞却真实的存在。

中华成语词典中不翼而飞的解释
众所周知,鸟儿会飞,因为鸟儿有翅膀,常见的会飞的动物还有蝙蝠和昆虫,它们也都有用来飞行的翅膀。

飞行的鸟儿(图片来源于网络)

飞行的蝙蝠(图片来源于网络)

飞行的昆虫(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说鱼类的鳍也是翅,如果鱼鳍也算翅的话,那鱼类就刚好和我们要说的不翼而飞相反了,鱼类是有翼而不飞。不过也有例外,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飞鱼吧。飞鱼是一类海洋鱼类,包含数十个种类,飞鱼胸鳍特别发达,展开后像宽大的翅膀,飞鱼可以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运动,它们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高,跃出水面后展开胸鳍在空中滑行,最远距离可达400多米。

飞鱼(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动物的多数类群中都有会“飞”的种类,除了鸟类、昆虫以及兽类中的蝙蝠,还有很多会“飞”的动物,它们没有翅膀,却做到了不翼而飞。

动物基本类群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蝙蝠是哺乳动物中翼手目的动物,它们拥有由四肢和尾之间覆盖着的薄而坚韧的皮质膜构成的翼,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然而除了蝙蝠以外还有很多会“飞”的哺乳动物,它们并没有像蝙蝠那样可以自由扇动的翅膀,当然“飞行”能力也没有蝙蝠那么强,但是在空中滑过几十到上百米却也不在话下,典型的代表就是鼯鼠,也常被叫做飞鼠。鼯鼠包含数十个种类,是和松鼠亲缘关系较近的一类动物的统称,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鼯鼠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可以借以在空中滑翔。

鼯鼠(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生活在东南亚猫猴,也叫做鼯猴或飞狐猴。猫猴从颈部、前臂、后足至尾端有披毛的飞膜,它们是滑翔高手,皮膜扩张后,可以将体形变成为扁平的降落伞形状,从而让猫猴能轻易从一棵树梢滑翔到另一棵树,滑翔距离达上百米。猫猴并不是猴,而是和灵长类亲缘关系较近的一类哺乳动物。

猫猴(图片来源于网络)
节肢动物中,昆虫除了少数退化了飞行能力的种类以外基本所有昆虫都会飞,除了昆虫以外,蜘蛛也有会“飞”的种类。某些蜘蛛会利用气流来“飞行”,也有些种类能利用地球的电场进行远距离的“飞行”。某些蜘蛛能感知气流或电场,周围气流或电场合适的时候就会释放出蛛丝或者利用电场飞到空中,借以开拓新的领地或者寻找合适的伴侣。
准备起飞的蜘蛛(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要说的是两栖爬行类动物,两栖爬行类动物可以算是拥有擅长不翼而飞的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了。还记得那个笑话吗?“青蛙为什么会飞?因为青蛙吃了神奇小药丸,蛇为什么会飞?因为蛇吃了青蛙。”其实世界上真的存在会“飞”的蛙和会“飞”的蛇,当然它们并不是吃了神奇小药丸,而是自然选择进化的结果。
会“飞”的蛙种类还是很多的,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只后足上有蹼,它们的前足上也有蹼。一般的蛙只有后足有蹼,是用来在水里游泳的。会飞的蛙是生活在高高的树冠上的树蛙,它们从一颗树上跳起,展开前足和后足上宽大的蹼,可以轻松在空中滑行很远的距离,降落在另外的树上。

在空中滑行的树蛙(图片来源于网络)
会“飞”的蛙较多,但会“飞”的蛇种类却很少,目前已知会“飞”的蛇只有金花蛇类。金花蛇类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高大树木上,个体不大,毒性微弱,如果想从一棵树上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的话,从树上下来到地面再爬上另一棵树,这样既消耗时间又极易被地面众多的天敌伤害,所以金花蛇类进化出了特殊的本能,它们在空中可以将身体极度向两侧扩展,使身体变得上下扁平,这样它们可以在空中滑行,从而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

在空中滑行的蛇(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活在高大树木上的蜥蜴当然也要掌握“飞”的本领,从而在树木间移动以及逃避捕食者的追捕。飞蜥的“飞行”能力也不可小觑,它们肋骨向两侧展开后形成的翼膜可以帮助它们在空中滑行数十米。飞蜥包含数十个种类,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常在树干上捕食各类昆虫,很少到地面活动。

飞蜥(图片来源于网络)
壁虎是攀爬高手,生活在高处也总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壁虎中也有会“飞”的种类,比如宠物市场常见的原产自国外的飞守宫,还有近年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现的版纳伞虎。

飞守宫(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纳伞虎(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么多拥有不翼而飞能力的动物,着实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当然这里所说的飞加了引号,指的是广义的飞,包含了各种在空中的滑行,和真正意义上的飞还有一定区别,但是试想没有翅膀能做到这样的滑行已经够厉害了,可以算的上是做到不翼而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