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衰老调控与功能研究学科组联合生物多样性大数据中心搭建CircAge数据库
2025-05-13 来源:衰老调控与功能研究学科组 作者:董鑫 字美婷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单链、闭合环状的RNA分子,由mRNA前体通过反向剪切环化产生。相较于常规的线性RNAcircRNA有着独特的结构特点,其不具备5'端帽和3'poly(A)尾结构,也不存在游离末端,因此不易被核酸外切酶降解,从而比线性RNA更加稳定。circRNA能够与亲本DNAmiRNAmRNA或蛋白质结合,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非编码功能)。最新的研究发现,circRNA还拥有编码功能,其编码的肽类或蛋白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凭借其结构的稳定性、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蛋白翻译功能,circRNA正逐步被开发成为新一代的基因表达调控平台,有望革新传统mRNA药物的设计范式。

研究表明,在衰老过程中,circRNA会在诸如心脏、脑等一些重要器官里逐渐累积,密切调控衰老。然而,目前人们对circRNA调控衰老的认知仅局限于少数几个circRNA,大部分circRNA对衰老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为了全面解析circRNA时空表达特征与功能图谱, 何永捍团队联合生物多样性大数据中心,成功构建了首个跨物种、跨组织的衰老相关circRNA数据库——CircAgehttps://circage.kiz.ac.cn)。CircAge整合了来自GEOGSA等公共数据库以及实验室自主测定的共计803RNA-seq数据集,涵盖了人、猕猴、大鼠、小鼠、斑马鱼、果蝇和线虫7个物种、24种组织类型的不同年龄段样本,最终成功鉴定到53万个circRNA,其中大约23%circRNA在不同物种间展现出保守性。经分析发现,circRNA在多个组织中会随衰老进程出现累积趋势。该数据库还整合了miRandaTargetScanCPATIRESfinderPOSTAR3等分析工具,实现了对circRNAmiRNARNA结合蛋白(RBP)互作、circRNA编码潜能等多维度的功能预测。作为国际上首个衰老相关的circRNA数据库,CircAge将会为衰老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干预靶点的筛选以及circRNA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

2025512日,该成果以“CircAge: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Aging-Associated Circular RNAs Across Species and Tissue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上。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后董鑫、博士研究生周朕、生物多样性大数据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亚楠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何永捍研究员和吕雪梅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吕龙宝主任、李乙江老师为数据的收集与验证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该研究还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和云南省“兴滇英才”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93/gpbjnl/qzaf044

数据库链接:https://circage.kiz.ac.cn

1. 跨物种衰老相关circRNA的鉴定和CircAge数据库功能概览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
Baidu
map